2016年2月23日星期二

俠客 嘯傲江湖

從戰國時代特異於社會的武士群體,到日後滲入民間、綠林的武林高手,輕生重義、知恩圖報的特質始終沒有改變,他們以一身驚人藝業和澎湃熱血,鏟不義於寶劍、除奸佞以神功,為民伸張正義,雖萬死而不辭。這其中不但表現了傳統的俠義精神,也透顯出民族的強健活力,更成為後代永誌不忘的英雄豪傑。

俠,是一個源遠流長的社會階層,俠的文化精神,帶有某種超越意義,深深滲透於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之中,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心理影響。有民眾的內心深處似永遠閃動著俠的影子,似乎永遠保存著一個俠客夢。

「俠」為一種具有特別氣質的人,其起源甚早,見諸典籍,至少春秋時節即已不乏典型。原始的「俠德」,由文字訓詁可知,並無明確的倫理、政治的附加價值標準,但在早期俠客「獨財」的氣質、行為中,已蘊含鮮明的「重交」、「獨行」精神,這些成為俠德的倫理內涵。「俠」在古代有多種稱謂,如「游俠」、「任俠」、「劍士」、「劍客」、「刺客」等等。最早明確提出「俠」這個概念的可能是戰國時的韓非子。他在《五蠹》中將「俠」列為「五蠹」之一,說「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」,明確指出「俠」的特質是以其武力觸犯法律。「俠」的名稱的出現,標誌著武俠階層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群體。

兩漢時,司馬遷作《史記》,專闢一節,為「俠」立傳,稱之為《游俠列傳》。他所說的「游俠」,就其「不軌於正義」這一點看,正與韓非子所謂的「以武犯禁」相同。司馬遷更具體地指出了游俠的三大特徵,即講信用(「其言必信,其行必果」)、願捨己而救人(「已諾必誠,不愛其軀,赴士之阨困」)、施恩於人而不圖報(「既已存亡死生矣,而不矜其能,羞伐其德,蓋亦有足多者焉」)。

西漢時代,承續戰國餘緒,加之社會環境較為寬鬆,法網疏闊,游俠之風大盛。當時社會上擁有一大批自由人士,他們中間,有經商者、有方術之士,有布衣卿相,也有眾多的游俠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